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海葬服务案例详情

一次结合传统手工艺表演的纪念活动

案例时间:2025-09-16

拍摄者:阿文

服务专员:小蒋

船只大小:大船

套餐选择:14600

案例详情

清晨的普陀山湾,海风裹挟着淡淡的檀香味掠过码头。三十多位手持白菊的家属静静伫立,他们身后,几位身着蓝布衫的手艺人正将竹篾弯成莲花的形状——这场特殊的海葬仪式,正以传统手工艺为媒介,编织着生者与逝者的情感纽带。

"张阿婆,您试试这样绕线。"72岁的竹编艺人林师傅将一根青黄相间的篾条递到家属手中。家住宁波的张桂珍老人颤抖着接过,指尖抚过篾条上细密的纹路,这是她第一次亲手制作莲花灯。"老头子生前总说普陀山的竹子有灵气,"老人眼眶湿润,"这样送他走,就像他亲手编的一样。"

在临时搭建的凉棚下,剪纸艺人李娟的剪刀在彩纸上翻飞。不到十分钟,一朵朵镂空的莲花、仙鹤图案便铺满桌面,家属们可以选择将剪纸贴在骨灰盒外盒上。"传统海葬仪式太简短,家属往往来不及表达哀思。"负责策划这场活动的普陀山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王志明说,去年尝试引入手工艺环节后,家属满意度提升了40%。如今每月农历初一的集体海葬,都有三到四位手艺人到场。

上午九点,随着渔歌号子声起,家属们捧着亲手制作的莲花灯登上环保殡葬船。当船行至指定海域,僧人开始诵经,手艺人现场烧制的青瓷骨灰坛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这些坛身刻有家属手写祝福语的瓷器,将在海水里自然降解,化作珊瑚礁的养分。

一次结合传统手工艺表演的纪念活动-1

"撒花瓣吧。"随着司仪轻声引导,白色的菊花瓣与五彩剪纸一同撒向海面。7岁的小男孩童童将自己折了半小时的纸船放进水里,船身上"爷爷带我看大海"的稚嫩字迹很快被浪花晕染开。他的母亲陈女士说:"原本担心孩子太小无法理解离别,没想到折纸船的过程让他平静地接受了爷爷变成'大海星星'的说法。"

在传统海葬程序基础上,这场仪式增加了"三礼"环节:竹编寄思、剪纸铭志、瓷语传心。手艺人会提前与家属沟通逝者生平,比如为喜爱书法的老人准备刻有诗句的瓷片,为教师准备桃李图案的剪纸。"上个月有位老渔民的家属,非要在骨灰坛上编进渔网纹样,"林师傅笑着回忆,"说这样老爷子在海里还能'捕鱼'。"

当最后一盏莲花灯随着骨灰沉入海中,海面上漂浮着三十余盏手工灯盏。手艺人与家属共同系着的红绳在波浪中起伏,仿佛一条条看不见的情感丝线。来自上海的设计师周婷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:"比起冰冷的告别,这些带着体温的手工艺品让离别有了温度。"

一次结合传统手工艺表演的纪念活动-2

据普陀山民政部门统计,2023年选择手工艺主题海葬的家庭同比增长65%,其中35岁以下家属参与度提升最为明显。"我们正在整理手艺人的口述资料,计划将这些仪式创新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"王志明望着渐渐远去的灯影,海风将他的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,"让传统手艺见证生命轮回,这是普陀山送给逝者最后的温柔。"

夕阳西下时,最后一盏莲花灯的烛光在暮色中熄灭。沙滩上留下的,是竹篾编织的莲花骨架,剪纸艺人未用完的彩纸,还有家属们用贝壳拼出的"安好"二字。这些带着温度的手工艺品,正以最质朴的方式,重新定义着生命落幕的仪式感。

最新动态
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2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