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海葬服务案例详情

普陀山海葬案例亲友自发成立的纪念读书会案例

案例时间:2025-10-20

拍摄者:

服务专员:

船只大小:

套餐选择:

案例详情

同行的老周递来一杯温茶,杯壁上凝着水珠:"建国以前总说,等退休了要在普陀山脚下开个小茶馆,摆上他的那些书,让往来的人免费读。"这句话像一把钥匙,忽然打开了张秀芬怀里的那个盒子——不是骨灰盒,是丈夫生前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橱:《瓦尔登湖》的书页里夹着去年去普陀山时捡的红枫,《唐诗选》的批注里还留着他用铅笔写的"秀芬说这句像我炒的糖藕",甚至还有本没读完的《海边的卡夫卡》,书签是孙子幼儿园做的手工纸船。

第一次读书会来得很突然。头七那天,楼下的王姐拎着一盒艾草青团敲门:"我家小子翻出建国以前送他的《哈利波特》,说想给叔叔读一段。"跟着来的还有李建国的老同事老张,抱着一摞旧报纸:"这是建国当年在单位办的读书栏,每篇都有他的批注。"大家挤在张秀芬家的沙发上,王姐的儿子奶声奶气读着"哈利波特骑扫帚",老张翻着报纸念"建国说'读书像喝茶,得慢品'",张秀芬忽然听见丈夫的声音——是他以前读《瓦尔登湖》时的语调,"我愿像湖水一样,温柔地容纳所有路过的风"。那天晚上,她把丈夫的书整整齐齐摆在茶几上,忽然想起他常说的:"书不是死的,读的人多了,字就活了。"

后来读书会就成了习惯。每月第三个周末的上午,大家会准时聚在普陀山脚下的"听海茶馆"——这是老周找朋友借的小铺子,窗户正对着东海。有人带一本逝者喜欢的书,有人带一段和他有关的回忆:王姐会带自己腌的萝卜条,说"建国以前总说我腌的萝卜比书店的咸菜香";老张会带一副旧眼镜,是李建国当年送他的,"他说'你老花眼,读小字得用这个'";连小区的保安小陈都来了,说"李叔以前总给我留一本《读者》,说'小伙子要多读书'"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读一段书,聊一段往事,有时候笑着笑着就哭了,有时候哭着哭着又笑了——就像李建国还坐在那个最里面的位置,捧着茶杯,眯着眼睛听大家说话。

上个月的读书会,老周带来了一首诗。那是李建国生前写的,夹在《瓦尔登湖》的最后一页:"我把思念写成书,让海风吹到普陀山的云里;等你们想起我的时候,就翻开一页,像我还在你们身边读。"老周读的时候,声音有点抖,"这是建国去年生日写的,说等他走了,要让大家读给他听。"那天下午,大家拿着这首诗去了海边。风把纸页吹得哗哗响,张秀芬把诗折成纸船,放进海里——纸船飘向远处,像李建国生前总给孙子叠的那只。她忽然明白,海葬不是告别,而是让丈夫以另一种方式存在:他变成了风,变成了浪,变成了书页间的每一个字,在大家读的时候,轻轻碰一下每个人的指尖。

普陀山海葬案例亲友自发成立的纪念读书会案例-1

昨天整理书房,张秀芬翻出丈夫的笔记本,最后一页写着:"如果有一天我走了,不要难过。找几个朋友,读我们一起读过的书,聊我们一起走过的路——这样,我就还在。"她捧着笔记本走到阳台,看见远处的普陀山隐在云里,听见楼下传来王姐的声音:"秀芬,明天读书会的茶我泡好了,是建国喜欢的碧螺春。"风从窗外吹进来,掀开笔记本的页,正好停在那首诗上。她忽然笑了,

清明的风裹着海的咸湿,掠过普陀山的紫竹林时,张秀芬捧着丈夫李建国的骨灰盒站在船头。骨灰顺着指尖撒进东海的那一刻,她看见细碎的骨殖混着白菊瓣,像极了丈夫生前总挂在书房的那幅《秋江独钓图》——轻得能被风托起,却又沉得落进了岁月最软的地方。

最新动态
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2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