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海葬服务案例详情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为音乐家举办的现场纪念演奏会

案例时间:2025-10-19

拍摄者:

服务专员:

船只大小:

套餐选择:

案例详情

清晨的风裹着海的咸气,揉碎在普陀山的崖边松涛里。崖下的金沙滩还沾着未干的朝露,几架黑色的小提琴架在临时搭的木台上,琴身泛着旧旧的光——那是老周的琴,琴颈处有道浅划痕,是十年前他带学生在海边练琴时,碰翻了礁石蹭的。

老周叫周明远,是杭州某艺校的小提琴老师,一辈子和琴打交道,后半辈子的心思都扑在“让琴音沾上海的味道”上。去年秋天他查出癌症时,躺在病床上攥着女儿的手说:“等我走了,把我撒去普陀山的海里。我当年在那里听见过最灵的海浪,比任何音乐厅的掌声都懂我。”

今天是他的海葬日,也是一场“只属于他的音乐会”。策划这场仪式的是他的学生们,牵头的是大弟子陈默——当年跟着老周在海边啃着面包练《渔舟唱晚》的愣小子,现在已是省交响乐团的首席。“老师总说,海是天底下最大的音乐厅,穹顶是云,座椅是浪,听众是所有路过的风。”陈默摸着老周的琴盒,里面还躺着个磨得发亮的白贝壳,“这是老师二十年前在普陀山捡的,说要留着当‘音乐会的门票’。”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为音乐家举办的现场纪念演奏会-1

九点整,琴音准时响起来。是老周最爱的《海上钢琴师》选段,琴弓划过琴弦的瞬间,风忽然停了一瞬,像是在等琴音落地。拉琴的是陈默,他闭着眼睛,手腕跟着记忆里老师的节奏摆动——当年老周教他这首曲子时,特意带他去了海边,说“要把浪的起伏揉进弓法里,不然琴音是死的”。现在崖下的海浪真的涌过来了,一波一波拍着礁石,把琴音托得飘起来,像是老周的手,轻轻拍着每个人的肩膀。

人群里的周女士——老周的女儿,抱着父亲的骨灰盒站在最前面。盒子是老周自己挑的,原木色,没有任何装饰,只在盖子上刻了一行小字:“琴音入海,我在听。”她的指尖划过那行字,轻声说:“爸爸总说,死亡不是关上门,是推开了另一扇窗——现在这扇窗对着海,他肯定高兴。”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为音乐家举办的现场纪念演奏会-2

演奏到第三首时,太阳爬上了崖顶。是老周自己写的《海之韵》,旋律里有涛声的起伏,有海风的呜咽,还有他当年带学生赶海时的笑声。陈默的额角渗出细汗,琴弓越拉越快,像是要把所有对老师的想念都揉进弦里。忽然,人群里传来一声轻哼——是老周的老伴,她攥着手里的手帕,跟着旋律哼起来,声音里带着颤,却很稳,像当年在厨房做饭时,跟着老周的练琴声哼歌的样子。

海葬的时刻到了。周女士捧着骨灰盒,一步步走向崖边的平台。陈默的琴音刚好到了高潮,音符像被海风托着,往海里飘去。周女士打开盒子,指尖蘸了一点骨灰,轻轻撒向海面——骨灰落在浪尖上,打了个旋,像是在和琴音打招呼。旁边的工作人员递来花瓣,是桅子花,老周最爱的花,说“香得像琴音”。花瓣跟着骨灰一起落进海里,被海浪卷着,往远处漂去。

“老师,您听,这是您改的《海之韵》。”陈默的声音忽然响起,他放下琴,拿起脚边的乐谱——纸页已经泛黄,上面有老周用红笔修改的痕迹,“当年我嫌这个小节太柔,您说‘海也有温柔的时候,琴音要跟着海走’。现在我懂了,您听,对不对?”

风又吹起来了,这次带着桅子花的香,裹着琴音,往海里钻。崖边的松树沙沙响,像是在跟着和。周女士望着远处的海平面,忽然笑了:“爸爸,您的音乐会开始了,这次没有听众,却有整个大海当观众。”

中午的太阳把海面晒得发亮,琴音早已停

最新动态
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2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