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海葬服务案例详情

普陀山海葬案例船上茶点与服务细节的案例分析

案例时间:2025-10-19

拍摄者:

服务专员:

船只大小:

套餐选择:

案例详情

清晨五点的普陀山码头还裹着雾,码头上的风带着咸湿的海味,吹得家属手里的白菊微微颤。穿浅蓝制服的工作人员站在舷梯旁,扶着每一位上船的人——扶老人时会弯下腰,扶小孩时会轻轻托住胳膊肘,连说话的声音都像揉了雾:“慢点儿,船舷有点滑。

船舱里的灯光调得很柔,不是刺眼的白光,是像傍晚客厅里的暖黄。靠墙的长桌上摆着两个不锈钢保温桶,旁边的玻璃罐里装着切成小块的枣泥糕,还有一碟碟用保鲜膜封好的橘子——橘子是选的本地蜜橘,皮剥得干净,一瓣瓣分开,不会蹭得手黏。

不锈钢保温桶的木盖子掀开时,热气带着姜香涌出来。舀茶的阿姨戴着藏青布袖套,她舀茶的动作很慢,每一勺都要在桶里搅两下,把沉在底的老生姜丝带上来。“这姜是昨天下午从朱家尖农户家里收的,晒了三天太阳,熬的时候加了两颗冰糖。”阿姨一边说,一边把茶盏递过去,指节上还沾着熬姜茶时溅的糖渍,“喝口热的,海风钻骨头缝,姜茶能驱驱寒。”

穿浅蓝制服的小周端着茶盘走过来时,脚步放得比平时慢半拍。她走到坐在窗边的张阿姨身边,先轻轻碰了碰茶盏外壁——早上刚泡的茶,现在温度刚好不烫嘴。“阿姨,吃口糕吧。”她把枣泥糕放在阿姨手边,手指顺着糕的边缘推了推,“这糕是食堂的王姨昨天晚上蒸的,没用泡打粉,软得像棉花,您家叔叔以前是不是爱啃这种?”

普陀山海葬案例船上茶点与服务细节的案例分析-1

张阿姨的手指抚过枣泥糕的表面,指腹沾了点糕屑。她抬头时,眼睛红得像浸了水的樱桃:“我家老陈以前在单位值班,总让我蒸两笼带过去——他说外面卖的糕太甜,我做的枣泥是自己熬的,带着核香。”小周没说话,她把张阿姨搭在椅背上的薄外套轻轻披上,指尖顺着外套领口理了理:“阿姨,风大,别冻着。”

普陀山海葬案例船上茶点与服务细节的案例分析-2

船驶离码头十分钟后,广播里传来声音——不是生硬的提示,是个男声,声音像电台里读散文的主播:“各位家属,再过五分钟我们就要到达海域了。如果您想和亲人说说话,可以走到船舷边,海风会把您的话带到海里。”广播响的时候,小周正蹲在一位老爷爷身边,帮他把绑着花瓣的细绳系紧——老爷爷的手抖得厉害,细绳总打结,小周就握着他的手,慢慢把结打好:“爷爷,您看,这样花瓣就不会散了。”

船到达指定海域时,雾刚好散了。太阳从海平面跳出来,把海水染成金红色。家属们捧着骨灰盒站到船舷边,穿制服的小伙子捧着花瓣篮站在旁边,他把花瓣递过去时,会特意把篮子放低一点,方便老人伸手。有位老奶奶把花瓣撒进海里时,一片花瓣飘回她脚边,小伙子捡起来,用指尖轻轻掸了掸上面的水珠,放在老奶奶手心里:“奶奶,这是爷爷给您留的。”

海葬的仪式很安静,只有海浪拍船舷的声音,还有偶尔传来的抽噎声。小周站在船舱门口,手里端着一个保温箱——里面是刚温好的红豆粥,熬得很稠,米香混着红豆的甜。她看着家属们从船舷边回来,会迎上去递一碗粥:“喝口热的,胃里暖了,心里也舒服点。”

有位年轻姑娘接过粥时,眼泪掉在粥碗里,溅起小涟漪。她吸了吸鼻子:“我妈以前总说,粥要熬够四十分钟才香。”小周递过一张纸巾,纸巾是柔软的棉柔巾,不会擦得脸疼:“阿姨肯定知道,您记着她的话,就是最好的想念。”

船往回开的时候,风小了点。有位老爷爷坐在窗边,手里拿着半块

最新动态
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2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