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案例在船上举办小型追思会的案例
案例时间:2025-10-18
拍摄者:
服务专员:
船只大小:
套餐选择:
案例详情
清晨六点的普陀山客运码头,海风裹着咸湿的雾气卷过来,陈阿姨把脸贴在木盒上——那是用老周生前最爱的香椿木做的,盒盖刻着歪歪扭扭的"周明远"三个字,是他去年在公园学刻章时的"作品"。小宇拎着布包跟在后面,布角漏出几瓣金盏花,是上周从老家阳台剪下来晒干的,老周总说那盆金盏花"比菜市场的黄芽菜还结实"。
"福安号"的船员小陈早站在舷梯口等,接过木盒时轻轻说了句"周叔喜欢的位置留着"。这艘小渔船改的海葬船,舱里摆着几张长条桌,铺着藏青色粗布,每个位置都放了一杯温好的普陀山佛茶——是庙里的师父送的,说"喝口热的,心里稳"。同船的还有张阿婆和她女儿,张阿婆抱着个绣着牡丹的布包,见陈阿姨过来,点头笑了笑,指了指桌上的茶:"这茶甜,我刚才尝了。"
追思会没主持人,没哀乐,小宇摸出手机放了段录音——是去年冬天老周在客厅唱的《天涯歌女》,跑调跑得厉害,陈阿姨当时还笑他"比楼下卖馄饨的阿公唱得还难听",现在听着,她却攥紧了手里的羊绒围巾——那是她去年织的,针脚歪歪扭扭,老周却天天戴着,说"我老婆织的,比商场卖的贵十倍"。

"爸,"小宇清了清嗓子,从布包里拿出封信,"昨天我在厨房找料酒,翻到你藏在橱柜顶层的桂花糖,玻璃罐上还贴着你写的'给阿珍的桂花糕'——你去年秋天从老家背回来的,说要等今年春天做桂花糕。可春天到了,你却没等到。"陈阿姨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木盒,像以前老周在沙发上打盹时,她叫醒他的样子:"老周,别睡了,听儿子说话。"
张阿婆的女儿突然开口:"我妈说,我爸以前总说要去钓带鱼,说普陀山的带鱼最肥。昨天我妈把他的钓鱼竿拆了,取了节鱼线缠在木盒上,说'带着这个,别迷路'。"陈阿姨转头看张阿婆,老人正摸着布包上的牡丹,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泪,却笑着:"你家老周肯定喜欢这风,我家老郑就爱这样的海风——以前在阳台抽烟,总说'风里有海的味道'。"
船员小陈走过来,轻声说:"快到位置了。"陈阿姨站起身,把木盒抱在怀里,一步步走到船尾。海水是深青色的,像老周藏在衣柜最里面的那件中山装。小宇打开布包,把金盏花花瓣洒在木盒周围,风一吹,花瓣飘起来,像老周以前在阳台吹的肥皂泡。陈阿姨掀开盒盖,里面是细碎的骨灰,混着一点黑色的东西——是老周去年体检时拍的胸片,她偷偷剪了一点放进去:"带着这个,医生说你肺不好,别去冷的地方。"
她从手腕上取下串了九年的翡翠手串,摘了一颗最亮的珠子放进去:"这是你当年在苏州给我买的,说'等我们金婚时,要换个大的'。现在先给你一颗,剩下的我留着,等以后来找你时,再给你。"小宇接过木盒,慢慢倾斜,骨灰顺着花瓣掉进海里,像撒了一把温柔的雪。陈阿姨伸手接住几片飘回来的花瓣,放在鼻尖闻了闻:"老周,香吗?你以前总说金盏花的香像我煮的绿豆汤。"
船往回开的时候,太阳升起来了,把海面染成金色。陈阿姨坐在舱里,捧着小陈递来的温茶,望着窗外。小宇坐在她旁边,说:"妈,晚上我煮桂花糕吧,用爸藏的桂花糖。"陈阿姨笑了,眼角的泪顺着脸颊滑进茶里:"你爸以前总
最新动态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