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海葬服务案例详情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讲座的纪念海葬实践记录

案例时间:2025-10-17

拍摄者:

服务专员:

船只大小:

套餐选择:

案例详情

清晨五点半,短姑码头的路灯刚揉开惺忪的眼,桂香就裹着海风撞进衣领。王阿姨攥着藏青绸布包的手微微发颤,布角绣着的金盏菊是去年老伴住院时,她坐在病床前一针一线扎的——那时老周还笑着说:“等我好了,带你去普陀山看海,就坐最老的那艘渔船,让浪拍着船底唱催眠曲。”

码头的遮阳棚下,公益讲座的牌子已经支起来,红布上写着“以海为家,普陀山的温柔归处”。讲师小陆没穿制服,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,像老周当年打鱼时的样子。他搬来塑料凳时,顺便把一杯温姜茶塞进王阿姨手里:“周叔以前总说,海上的风凉,要多喝姜茶。”王阿姨的眼泪“唰”地落下来——这是老周埋在手机备忘录里的话,她昨天整理遗物时才看见。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讲座的纪念海葬实践记录-1

讲座没放PPT,小陆从口袋里掏出个磨得起毛的笔记本:“去年有个老船员,走的时候要把航海日志和骨灰一起撒。他儿子说,爸的半辈子都在海上漂,日志里记着每一次台风的方向,每一群鱼的踪迹,‘现在把日志递给他,他就能接着当海上的老船长’。”坐在第三排的张大爷抹了把眼睛,他手里攥着张旧照片,照片里的年轻人戴着船帽,站在船头比着“V”字——那是他已故的弟弟,当年和老周一起在沈家门打渔。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讲座的纪念海葬实践记录-2

“有人问我,撒骨灰的时候会不会冷?”小陆指着远处的洛迦山,晨光把山尖染成淡金,“普陀山的海是有呼吸的,观音菩萨的瓷瓶浸过这海水,每一朵浪都是一句‘欢迎回来’。去年冬天,有个阿姨撒完骨灰,蹲在码头捡了块贝壳,说‘我老伴的手很暖,这贝壳沾了他的温度,以后我就把它放在枕头底下’。”王阿姨摸着布包里的骨灰盒,盒身还留着她早上用热毛巾擦过的温度——老周的手总像暖炉,冬天焐她的脚,夏天扇凉席。

七点整,渔船鸣了一声短笛。工作人员递来花瓣时,特意挑了金盏菊:“周婶,这是周叔喜欢的。”王阿姨接过花瓣,指腹蹭过花瓣的纹路,像摸着老周掌心的茧。渔船驶出码头时,海风把她的白发吹起来,缠在耳后的银簪上——那是老周结婚三十周年送她的,说“等我们老了,就把银簪换成金的,再去普陀山拜观音”。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讲座的纪念海葬实践记录-3

撒骨灰的瞬间,小陆轻轻扶住王阿姨的胳膊:“婶,慢点儿,周叔等着呢。”骨灰从指缝漏下去,混着金盏菊的花瓣,落在海面上时,海风突然转了个方向,把花瓣吹回船舷,贴在王阿姨手背上。“爸,你看,普陀山的云跟着我们呢。”站在旁边的小周轻声说,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,照片里的云像只展开的翅膀,正朝着洛迦山的方向飞。

张大爷撒骨灰时,把弟弟的船帽摘下来,轻轻放在骨灰盒上:“弟,当年你说要带我去看普陀山的日出,现在哥陪你看一辈子。”船尾的浪花卷起来,把船帽托在水面上,像个小小的航标。小陆递给他一杯酒,是用老周藏了十年的绍兴黄酒:“按海上的规矩,送亲人走,要敬一杯酒,告诉海龙王‘这是我们的自己人’。”张大爷仰脖喝了一口,酒液辣得喉咙发疼,却暖得胸口发烫——像小时候弟弟偷偷塞给他的煮玉米,热得能烫出眼泪。

仪式结束时,太阳已经爬过普陀山的佛顶山。王阿姨坐在码头的石凳上,把银簪拔下来放在手心。银簪的尖端刻着 tiny的“周”字,是老周当年用螺丝刀刻的——那时他说“等我们老了,把名字刻在一起,就算变成灰

最新动态
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2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