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普陀山海葬死亡补贴政策

普陀山海葬死亡补贴政策

作者:普陀山海葬中心
2025-10-11
浏览:26

清晨的普陀山湾,浪涛裹着朝露拍向千步沙的礁石,观音像前的香火飘出半里地,最后散进海面的雾里——在这里住了二十年,我总觉得普陀山的海和别处不一样,它不仅是看日出的风景,更是许多人刻在心里的“归处”。

上个月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遇到张阿姨,她攥着一叠材料笑着和工作人员打招呼:“我爸的补贴下来了,刚好够付海葬的费用。”张阿姨的父亲是老沈家门渔民,一辈子驾着小渔船在莲花洋打渔,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:“别买墓地,把我撒去莲花洋,那里能看见普陀山的观音像。”去年秋天她办海葬时,工作人员提醒她“可以申请补贴”,她一开始以为是“骗人的”,直到拿到8000块钱的到账通知,才敢相信“政府真的在帮我们圆这个愿”。

其实普陀山的海葬补贴政策已经实行五年,今年年初刚把标准从6000元提到8000元。想领补贴得满足两个“硬条件”:要么是普陀山户籍,要么是持居住证满三年的长期住户;而且得通过区民政认可的机构办海葬——比如普陀山殡葬服务中心,这样能保证流程规范、符合环保要求。申请也不麻烦,带好亲人死亡证明、自己的身份证和户籍本(或居住证)、海葬服务合同,去社区居委会或街道民政科填张表就行,审核通过后半个月左右钱就能到账。

普陀山海葬死亡补贴政策-1

我曾跟着社区工作人员参加过一次集体海葬。船开到莲花洋中心时,工作人员把装着骨灰的可降解容器和百合花瓣一起放进海里,海风把花瓣吹得飘起来,海鸥跟着船尾飞。有位家属轻声说:“我妈以前总说,莲花洋的浪是观音菩萨的裙摆,现在她终于能摸着裙摆了。”旁边的民政科王姐告诉我,最近两年咨询海葬的人越来越多,尤其是30-50岁的中年人,“他们说不想让亲人‘挤在墓地里’,想让老人‘和海一起活’”。而这8000块钱的补贴,刚好帮他们卸下了“会不会花太多钱”的顾虑——毕竟海葬服务费用一般在5000-7000元,补贴几乎能覆盖全部成本。

普陀山海葬死亡补贴政策-2

普陀山的海葬补贴,从来不是“为了推广而给钱”。这里是观音道场,信众相信“往生”要离菩萨近一点;这里是渔乡,老渔民把海当“母亲”,想“死后回母亲怀里”;这里也是旅游胜地,年轻人接受“绿色殡葬”,觉得海葬最环保。政策其实是在“接住”这些需求:你想选海葬?我帮你减轻经济压力;你担心流程麻烦?我把申请简化;你怕选择不被认可?我用补贴告诉你“你的选择值得尊重”。

昨天傍晚在百步沙遇到几位下棋的老人,刘叔拍着棋盘说:“我以后也选海葬,到时候你们帮我申请补贴啊!”老陈笑着接话:“行,我帮你填表格,再帮你多买两斤百合——你不是最爱的嘛?”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海浪声里混着观音庙的晚钟。风里飘来咸咸的海味,我忽然觉得,这份补贴哪里是“钱”啊,是政府用最实在的方式,让“离别”少了点遗憾,让“归处”多了点温度。

就像张阿姨说的:“我爸走的时候很安心,因为他知道能回莲花洋;我也很安心,因为政府帮我圆了他的愿。”普陀山的海还是那样温柔,装着风景,装着信仰,也装着人间最暖的“归途”。
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