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今年普陀山海葬免费

今年普陀山海葬免费

作者:普陀山海葬中心
2025-10-21
浏览:139

清晨六点的朱家尖码头,风里还裹着昨夜的潮味。张阿姨攥着藏青色布裹着的骨灰盒,指尖蹭过布面的针脚——那是老伴生前穿的衬衫拆的,领口还留着他惯有的烟草味。穿蓝马甲的工作人员迎上来,轻声说"阿姨,这边登记,今天的海葬仪式不用花一分钱"。张阿姨愣了愣,摸了摸口袋里攒了半年的存折,忽然红了眼:"老周啊,你说要葬在普陀山的海里,现在终于能成了。

普陀山的海葬,从来不是简单的"撒骨灰"。作为佛教圣地,这里的海葬仪式里藏着最朴素的慈悲:登船前,工作人员会递上一杯大悲咒水,让家属洒在骨灰盒上;船行二十分钟到指定海域,法师会念一段简短的往生咒,案几上摆着新鲜的莲花和生前爱吃的橘子——不是刻意的仪式感,是把"好好告别"揉进每一个细节里。今年管委会推出免费政策时,负责殡葬服务的陈姐说:"很多老人怕给子女添负担,临终前攥着子女的手说'别买墓地,把我撒去海里',可之前几千块的费用,总让有些家庭犹豫。现在免费了,就是想让这份'最后的心愿',别卡在钱上。"

今年普陀山海葬免费-1

船尾的甲板上,王姑娘抱着父亲的骨灰盒,盒身贴了张泛黄的照片——那是父亲去年在普陀山南海观音前拍的,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。"爸爸说,他年轻的时候跟着渔船跑过普陀山的海,那时候海是蓝的,浪是软的,像妈妈织的毛线袜。"她用竹勺舀起一勺骨灰,顺着风轻轻撒出去,细粉在阳光下飘成淡灰色的雾,落在海面瞬间没了踪迹,像父亲去年冬天吹过她发梢的风。旁边的小伙子蹲在地上,把母亲的骨灰和花瓣混在一起撒:"我妈生前爱养花,说要把自己变成海里的花,这样每年来普陀山,就能看见满海的浪花开。"

仪式结束时,太阳刚爬上普陀山的山顶,把海面染成碎金。张阿姨站在船头,摸了摸口袋里的贝壳——那是去年和老周在普陀山沙滩捡的,老周说"等我们老了,就把贝壳埋在海里,当我们的'门牌'"。她把贝壳轻轻放进海里,海浪卷着贝壳往远处走,像老周年轻时牵她的手慢慢走。旁边的李叔望着海面,忽然说:"我家老伴走的时候说,葬在普陀山的海里,就能每天听见游客的笑声,看见南海观音的佛光——比埋在山里热闹多了。"风把他的话吹得很远,远到浪涛里,远到每一声海鸥的鸣叫声里。

其实普陀山的海葬,最动人的从来不是"免费"两个字,是"把亲人留在熟悉的地方"。那些曾经一起爬过的佛顶山,一起看过的日出,一起吃过大排档的海鲜面,都变成海里的浪,变成风里的咸,变成以后每一次来普陀山时,吹在脸上的温柔。王姑娘蹲在船尾,用手机拍了段海面的视频,发给远在外地的弟弟:"你看,爸爸现在在海里,和普陀山的浪一起,每天都能看见观音菩萨。"视频里的海浪拍着船舷,像父亲的手轻轻拍着她的肩膀。

船往回开的时候,码头的人渐渐多了。张阿姨望着远处的普陀山,山顶的观音像在阳光下闪着光。她摸了摸胸口的玉佛——那是老周送她的结婚纪念日礼物,忽然笑了:"老周,下次我来,给你带你爱喝的黄酒,就坐在沙滩上,陪你看浪。"风里飘来普陀山的香火味,混着海水的咸,像老周生前的怀抱,温暖又踏实。
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