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
普陀山海葬 绿色环保 · 尊重传统
海葬服务案例详情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义卖的纪念活动纪要

案例时间:2025-10-12

拍摄者:

服务专员:

船只大小:

套餐选择:

案例详情

清晨的普陀山带着些咸湿的雾气,千步沙的礁石上摆着一排白菊,花瓣上凝着细密的露——这是九月的第三个周末,一场特别的纪念活动在这里展开。没有哀乐,没有沉重的黑纱,风里飘着志愿者煮的姜茶香,连空气里的悲伤都裹着点软乎乎的温度。

活动的发起者是普陀山民政服务中心的小周,去年帮一位阿婆办理海葬时,阿婆握着她的手说:“我家老林一辈子爱海,可把他送进海里,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——要是能让他的‘存在’多做点好事就好了。”这句话像颗种子,慢慢发了芽。今年春天,中心联合本地的公益组织“海葵社”,策划了这场“把思念变成光”的活动:将海葬仪式与公益义卖结合,让家属在送别亲人的同时,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他们的温度。

签到处的桌子铺着蓝印花布,志愿者小陈正给每位家属递上一张手写卡片。“张阿姨,这是给您的,上面写了老林叔生前喜欢的海带汤做法,是社区食堂的王师傅提供的。”张阿姨接过卡片,指尖抚过字迹,突然笑了:“这老东西,以前总说我煮的海带汤太淡,现在倒有人帮他记着。”旁边的年轻姑娘抱着个纸箱子,里面是刚从家里抱来的多肉:“我爸生前种了一阳台多肉,说这东西耐旱,像他当兵时的性子。我选了几盆最壮的,希望买的人能记得,有个老军人爱了一辈子绿植。”

九点整,海葬仪式开始。一艘挂着白帆的小船缓缓驶出码头,家属们捧着用桑皮纸包裹的骨灰盒,船舷边摆着新鲜的桅子花——这是一位奶奶生前最爱的花,她的孙女说:“奶奶总说,桅子花的香能飘到海里。”撒骨灰的环节没有催促,每一位家属都慢慢蹲下来,把骨灰和花瓣一起放进海里。有个五六岁的小丫头拽着妈妈的衣角:“妈妈,奶奶变成鱼了吗?”妈妈摸着她的头,指着远处的浪花:“奶奶变成了海风,变成了浪花,变成了我们身边所有温暖的东西。”旁边的大叔抹了把眼睛,把手里的白酒倒进海里:“老伙计,我带了咱们当年喝的二锅头,你慢点儿喝,别呛着。”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义卖的纪念活动纪要-1

仪式结束后,义卖区的帐篷已经热闹起来。最受欢迎的是“海的味道”摊位——志愿者用新鲜海带做了糖渍海带条,用海螺壳装着,旁边的小牌子写着:“这是渔民阿公教的做法,他说海葬的亲人,会喜欢这口鲜。”摊位前的阿姨买了两罐:“我家老周以前总去海边钓带鱼,每次回来都要吃点甜口的,这个正合他心意。”旁边的“小手作”摊位更热闹,小朋友们举着陶泥做的小鲸鱼、贝壳画:“这是我做的鲸鱼,要陪奶奶在海里玩!”“这画的是海边的日落,我爷爷以前总带我去看!”每样小物件都贴着便签,写着背后的故事,价格从十块到五十块不等,却总有陌生人愿意多付一点:“这陶泥鲸鱼我要了,再加二十块,给小朋友买糖吃。”“这多肉我拿两盆,替我向老军人问个好。”

下午三点,义卖的账本摊在桌子上,阳光晒着数字,连墨痕都带着暖:一共筹到了八千七百六十二块。小周举着账本对大家说:“咱们商量过了,这些钱一半捐给海洋保护协会,用来买人工鱼礁;另一半捐给福利院的小朋友,买绘本和玩具——就像阿婆说的,让亲人的温暖,变成更多人的光。”人群里响起掌声,张阿姨擦了擦眼睛,笑着说:“老林要是知道,肯定要拍着大腿说‘这才像我的风格’!”旁边的小姑娘抱着刚买到的多肉,对着大海喊:“爸爸,你种的多肉要去新家里啦,你要跟着风去看看哦!”

夕阳把海面染成橘红色时

普陀山海葬案例一次结合公益义卖的纪念活动纪要-2

最新动态
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浙江省海葬公司海葬流程海撒服务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舟山市海葬的新政策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舟山市海葬费标准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3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浙江省海葬死亡补贴
作者:普陀山海葬服务中心 2025-10-22
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